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2:55 点击次数:98
总有人把'圆裆'当玄乎词儿糊弄,却不知这俩字藏着太极下盘的命门。错误练法比搬砖还伤腰——见过太多人练出'太极腰':久坐就酸、转身咔咔响,根源全在裆部发力错到离谱。
图片
错法1:分裆过宽撑成八字胯
多少人站桩时硬把裆部撑圆,结果胯关节外旋过度,骨盆前倾得腰椎像张满的弓弦。亲测这姿势站10分钟,后腰酸得直不起来——正确圆裆是'胯根内裹':膝盖对正脚尖,想象裆下夹着气球,松紧要像拉二胡的弓弦有弹性。老拳师说'裆如吊桥',讲究的就是这股活泛劲儿。
图片
错法2:夹裆太紧憋坏盆底肌
另一种极端是把裆部夹得死紧,跟生怕掉东西似的。这会让盆底肌绷成橡皮筋,男的练出前列腺炎,女的憋出漏尿——太极的'圆'是活的:做'野马分鬃'换重心时,裆部要像轴承随胯转,该松松该裹裹。试过的人都知道:裆部僵住,手上的劲儿根本传不下去。
图片
错法3:扭裆发力磨坏髋关节
最要命的是练'云手'时拿裆部硬扭,股骨在髋臼里磨得直冒火星。见过学员这么练半年,核磁显示髋关节盂唇撕裂——正确做法是'以胯带裆':转腰时先动骨盆,裆部像影子跟着转,就像方向盘带轮胎。老拳谱写'裆随胯转',这话能保住你的股骨头。
图片
圆裆三句诀,老拳师偷着教的招
① 夹球站桩法:脚与肩同宽,想裆下夹着篮球,不压扁也不松开;
② 转胯不转裆:练'倒卷肱'时,骨盆先转45度,裆部跟着走;
③ 坐凳换劲术:换重心像坐高凳,裆部始终提着一股下坠的平衡感。
图片
别再把'圆裆'当玄学瞎捉摸了。老祖宗传拳时说'裆为中轴',就是怕后人使错下盘力。真想把太极练养生,先花仨月悟透这三字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贝博bb体育app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